第五人格渊源剧情怎么触发_第五人格渊源剧情

tamoadmin 游戏预告 2024-07-23 0
  1. 人格的心理学论文
  2. 国际公约的历史渊源
  3. 第二章沙盘游戏的理论渊源
  4. 大五模型与5因素模型的区别与联系
  5. 问一个生化危机的问题

前 言

人格权编部分改动不是很大,需要大家结合增补讲义中人格权编的内容一起掌握。往期推送请点击下方链接:

知行法学丨新旧版《民法》教材对比系列(一):第一章 民法概述

第五人格渊源剧情怎么触发_第五人格渊源剧情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知行法学丨新旧版《民法》教材对比系列(二):第二章—第十章

知行法学丨新旧版《民法》教材对比系列(三):第十一章 时效制度和期间

知行法学丨新旧版《民法》教材对比系列(四):第十二章 物权编概述

知行法学丨新旧版《民法》教材对比系列(五):第十三章&第十四章

知行法学丨新旧版《民法》教材对比系列(六):第十五章 & 第十六章

知行法学丨新旧版《民法》教材对比系列(七):第十七章&第十八章

知行法学丨新旧版《民法》教材对比系列(八):第十九章—第二十三章

知行法学丨新旧版《民法》教材对比系列(九):担保物权篇

第五十九章 人格权概述

P355注意表述上,自然人死后的“人格权”保护更改为“人格利益”保护。

01人格和人格权的概念

(一)人格的法律内涵

P355删除了罗马法法律渊源的背景介绍。

(二)人格权的概念与特征

P356重点掌握人格权的定义。新修改的定义中删除了“人格平等”的目标,修改为“人格权,是指以主体固有的人格利益为客体,以维护和实现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为目标的权利”。在三条特征的解释部分,补充了《民法典》第990条法定关于人格权种类,第991条依法保护民事主体人格权和第992条人格权不得放弃、转让或者继承的规定。

(三)人格权的主要权能

P357对人格权的处分权有增删。增加了《民法典》第993条关于民事主体许可他人使用自身姓名、名称、肖像等的规定作为补充,删除了“不能允许权利主体毫无限制地将其人格利益加以抛弃、转让或不当利用”的原有表述。

02人格权与其他权利

“人格权与身份权”一节,P358新增对民法典第1001条的理解适用。基于人格权和身份权异同,自然人身份权利保护***,优先适用《民法典》总则编、婚姻家庭编和其他法律对身份权的直接规制;没有规定的,可以依其性质参照适用人格权编的规定。了解即可。

P360-361关于死者人格利益保护一节,原《民法总则》和《侵权责任法》虽没有具体规定死者人格利益,但司法实践中,最高院基于实践需要,以判例和司法解释的方式提供了一定的规范支持。《民法典》承继了司法实践达成的共识,以第994条确立了死者人格利益保护条款。基本规范内涵没有实质变化,注意新增第994条即可。

第六十章 一般人格权(重点掌握)

P363根据《民法典》第109条关于依法保护自然身自由和人格尊严的规定和第990条自然人享有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产生的其他人格权益的规定,删除了一般人格权“人格平等”的价值内涵,只保留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的内核。

在人身自由的阐述上,增加了对人身自由地位和意义的表述,即“是自然人自主参加社会各项活动、参与各种社会关系、行使其他人身权和财产权的基本保障,是自然人行使其他一切权利的前提和基础。”

在人格尊严的阐述上,区分了积极意义上的人格尊严和消极意义上的人格尊严,明确人格尊严和人身自由均是自然人才享有的权益,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均不具有人格尊严。

第六十一章 具体人格权01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

P367-369从章节安排上,身体权的章节前置,放到了健康权一节前。重点掌握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内涵的变化,具体而言:基于《民法典》第1002条,生命权增加了生命尊严维护权的内涵;基于第1003条,身体权的定义增加了“自然人行动自由受法律保护”的内容。同时补充了身体权和健康权的区别,需要注意的是,可能同时侵害自然人的身体权和健康权。《民法典》第1011条的人身自由权也与身体权密切相关;最后,《民法典》第1004条明文规定了自然人享有健康权。

02姓名权、名称权

(一)姓名权

P369补充了《民法典》1012条姓名权规定和第1014条禁止侵害他人姓名权两个条款。内容基本不变。

(二)名称权

P370名称权补充了《民法典》第1013条关于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对名称处分的条款。内容基本不变。

03肖像权

《民法典》1018条明确自然人的肖像权。P371补充了肖像的概念。我国对肖像使用权的保护有限保护制度。重点掌握P372《民法典》第1020条对肖像合理使用五种情况,删除了原版的第六种情况——“基于肖像作品著作权的使用”。

04名誉权、荣誉权(章节后置)

(一)名誉权

P372-373增加了《民法典》条名誉权条款。注意对侮辱和诽谤的定义进行了微调,在对认定名誉权侵权的“公示”或“第三人知悉”标准的解释上也略有调整,了解即可。

重点掌握《民法典》第1025条行为人为公共利益实施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等,影响到他人名誉时,一般免责和但书条款。第1026条进一步规定“合理核实义务”的考量因素。第1027条明确了文艺批评的“尺度”问题。

(二)荣誉权

P374增加了《民法典》第1031条民事主体的荣誉权、请求记载或变更荣誉称号的权利。删除了《民法总则》第110条的规定。

05隐私权

P375增加了《民法典》第1032条关于民事主体依法享有隐私权的条款。在隐私权基本特征的阐释中补充“非法人组织不享有隐私权”和禁止任何组织或个人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隐私权。原意变化不大。

06其他人格利益

P376个人信息一节中,《民法典》第1034条明确了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学说上对个人信息是权利还是法益存在争议,个人信息权的性质也有不同学说。了解即可。

P377增设一段对我国个人信息立法现状的评价,需了解。

第六十二章 人格权的保护01人格权的商业化利用及其保护

P381有关权利冲突的具体解决方法之权利限制中,新增《民法典》第999条前半段作证对人格权的限制。

P382 第二段将《民法总则》的内容替换为《民法典》第993条关于民事主体许可他人使用自身姓名、名称、肖像等的规定。

02侵害人格权的民事责任

P383人格权的保护及其特点一段删除对人格权法律关系客体的叙述。

P384侵害人格权的民事责任形式上,援引《民法典》第9条解释停止侵害;依据第1000条第1款将“赔礼道歉”与“消除影响、恢复名誉”纳入同一层形态,并根据第2款补充行为人拒不承担此种责任时的法律后果。援引第996条解释精神损害赔偿,指出无论何种请求权,当事人都可就精神损害赔偿做出主张。第二段依据《民法典》第998条、第999条,整段补充了认定侵害人格权责任时,应当进行个案判断和利益平衡。

人格的心理学论文

个妇人曾对弗洛伊德说了一个梦,临近晚餐,她却还没准备好任何食物,储藏柜,冰箱全都空空如也,如果她丈夫回来前她还没有准备好晚餐,那很有可能导致丈夫雷霆,她很害怕,这时梦醒了.这个梦表面上看说明了什么?这个妇人想达成什么愿望?希望他丈夫K他一顿?显然不会这样,她很爱她的丈夫.之后,在弗的谆谆引导下,妇人说出这样一件事,一次在她家吃晚饭,席间他丈夫热烈的赞美了做客的一位女士,认为她风度举世无双,另妇人十分不悦,但又不便表现出来,只好埋在心底,晚宴结束后,那位女客人在道别时说很喜爱妇人做的菜,希望还能有机会来吃到如此美妙的菜肴.现在基本可以解释妇人的梦了,原来她的愿望来源于嫉妒,她所盼望的,其实是那位女士不要再来家中吃晚饭.而因为她并不愿意在现实中表露自己对那位女士的反感,所以在梦中那位女士也不曾出现.

国际公约的历史渊源

关于人格的心理学论文

 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大家都尝试过写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你写论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关于人格的心理学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格的心理学论文 篇1

 摘要: 自达尔文提出进化论以来,已经在生物学届掀起了一场巨大的变革,也推动了对物种起源的研究。但是这些变革重点在于对生理机制的探讨,却未能重视对个体心理的研究。进化心理学正好弥补了这一缺口,诞生至今已经为很多心理学研究提供另一个视角。它综合已有的进化生物学理论,拓宽了人格心理学的研究思路。本文将结合已有研究,对进化心理学的人格观做一个简单介绍。

 关键词: 进化心理学;人格;形成;影响因素

 近三十年的时间里,进化心理学成为心理学领域内一个新兴的研究范式。它综合进化生物学理论和心理学的研究法则,拓宽了心理学的研究视角。人个心理学的主要探究对象――个性和个体差异,金华心理学家都已经开展了运用进化论对这两个核心概念的探讨。他们将心理机制与应对策略作为人格的研究重心,认为在长期进化过程中,是选择与适应促使了人格的形成。

 一、人格的产生

 每个流派关于人格理论的构建,都离不开对于人性的探讨,因为这是人格理论的核心所在。例如,Freud强调人的性本能,Maslow强调人的自我实现,Adler强调追求优越,Hogan、McAdams、McClelland、Wiggins等人认为人们重在追求地位、权力、声望和亲密感等等。但是,上述种种观点都只阐述了人性是什么,却忽视了其产生的开端与过程[1]。进化心理学家则往前有了一个飞跃式的进步,他们不但阐明了对于人性起源的观点,而且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挖掘。在他们看来,人性是所有个体共有的属性,它是我们的祖先在进化历程中逐步形成的,其组成成份是多样的心理机制。

 (一)人格的产生是适应与进化的结果

 人类进化过程中,必然会遭遇两类挑战:生存以及繁殖。它们在进化历程中会怎样影响又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我们人格的形成?进化心理学家认为这其中扮演着最重要角色的是选择,选择涵盖了两个方面的内容:性选择和同类选择。物种在寻觅配偶以及抚养后代的过程中会产生竞争,这就是性选择,目的在于获得优势使得基因更好地传递下去;而同类选择更类似于利他行为,不过行为的对象限定于自己的亲属,因为亲属相较于其他人其基因相似度更高,所以通过互惠行为为亲属创造和共享也是一种适应,其目的仍是确保自己的基因能够更好地延续下去。在我们的进化历程中,我们一代代通过遗传得以保留的多是有利于我们生存繁衍的特质,这也就达到了适应的效果。也就是说,群体中绝大多数个体在一般环境下均能够发展出即具有共性又具有个性的适应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产生出三种产物:适应及其副产品以及噪声。人性便是由这三者构成。

 (二)基本需要产生基本人格的基本系统

 进化心理学家在进行功能分析后,将人类的心理机制进行了划分,指出个体心理机制的形成绝非偶然。提出人格这一系统形成过程中最为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环,就是个体的适应性。MacDonald认为,从哺乳动物到灵长类再到人类这其中是有连续性的,为满足人类的从低到高物种需要,相应地产生了五个系统:行为的趋近系统、抚育――爱的系统、行为抑制和责任系统、经验开放系统,每个系统会都会产生不同行为策略[2]。

 二、人格的影响因素

 在人格心理学研究的历史中,人格和个体差异一直两大关注焦点,尽也许不同时代的人格心理学家的关注点不尽相同,其中对人格的关注已取得许多共识,但在个体差异上还有很多相左的观点。

 (一)遗传

 有研究者认为,在进化过程中会带来三种产物:适应、噪音、适应的副产品,这三者之中,我们所具有的普遍的心理机制就是适应的最终结果,而噪音和副产品带来的则是个体间的差异性,这种差异并非自然选择的产物。

 托比和科斯米兹用反应性遗传这一概念来阐述心理机制是如何进化的。他们认为,遗传是一种将输入个体信息进行传输的最重要机制,个体最后还会选择性地给出应对方案。也就是说,进化过程中不仅仅需要对环境中的问题进行适应,并且需要将其与自身已有进行协调。后续研究表明适应过程也操纵有关个性激活与形成的机制,并且影响遗传,引起个体适应过程中产生的种种差异[1]。例如,所有个体生而具有侵犯性的倾向,其是否激活会与环境保持同步。侵犯性是人格特质中普遍存在的,其可遗传性为零。但是侵犯性的激活则会收到个体人格的作用,可遗传性较高。由此看来,通过遗传获得更健壮体格的人的侵犯机制更可能会激活成功。在一定程度上人类的自我评估机制能评估可遗传性,且能影响侵犯的心理机制的激活。

 (二)环境

 在人格影响因素这一点上,许多进化心理学家对遗传说持以反对意见,他们认为适应过程中产生的个体间差异并非噪音或垃圾,相反,这些差异对于个体具有重要意义。在我们所共有的心理机制与环境相互影响下,人格开始出现个体差异,这一过程对于个体来说也是具有适应意义的。早期经验的在人格塑造中的重要性就印证了这一点。

 有研究表明,早期经历是一个很重要的环境因素。个体由于经历的早期环境不同,会取不同的心理策略。每个个体生而具有多种可选择的心理策略。其中,早期经历会影响策略的选择进而决定哪些会得以保留。研究表明,女孩在其最初的7年之内,作为重要他人的父亲是否出现在关键中将会使其在今后的人生中的性选择策略出现巨大差异。如果生来或过早缺失父爱,这些女孩在进入青春期后会倾向于认为亲本是不稳定的,多疑配偶关系是难以维系的,异性难以相信,她们会在短期的性关系中获取最多的利己。而她们那些充分感受父爱的同伴,长期性的性策略会得到激活,她们会主动投入到寻求安全且持久的成人依恋关系之中,并且进一步将其感受到的爱投入到下一代身上。事实上,每个女孩一开始都具有这两种应对机制,只是早期经历的差异导致她们激活机制的差异最终变为个体差异[3]。环境重要性的体现,表明了一定程度上人格的可塑造性。

 三、评价

 进化心理学的人格观拓展了人格研究的视野。自人格心理学研究以来,对人性的探讨多触及人性的本质,而忽视了人性的产生。进化心理学的人格观这一定程度上进行了新的尝试,试图对进化论与人格心理学进行整合,将繁殖与适应作为个体差异产生的一个重要来源,进而能解决一些其他观点未能解决的问题,有利与我们对人格进行更深的思考。特别是在异性吸引、竞争、婚姻关系的确立与终止,进化心理学展现的观点对心理学其他学科也产生了巨大影响。

 当然,进化心理学对于人格的体系构建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首先,进化观的人格心理学,关注的只是对人格的起源多停留在解释阶段。其次,该学派构所构建的人格观多是推论性的,我们无法通过时间倒流发生去解释,因为缺少详实的资料,很可能会导致推论中间出现谬误。最后,进化心理学过于强调选择适应等自然条件的作用,缺少对复杂的人类社会中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的分析。

 人本身就是如此复杂,人格亦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每种理论都只能很好地解释人格的某个侧面而非全部,进化心理学视角亦是如此。但是,站在进化心理学这个视角的人格观,无疑已经开阔了我们的视界,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人格体系。

 参考文献:

 [1]Wolf,M.& Weissing,F.J.(2012).Animal personalities:consequences for ecology and evolution.Trends in Ecology & Evolution,27(8),452—461.

 [2]刘征,&赵青.(2010).进化心理学在人格领域的运用概论.南昌教育学院学报(5),120—121.

 [3]王申连,&郭本禹.(2011).当代人格研究的新取向:进化心理学.南京晓庄学院学报(1),75—78.

人格的心理学论文 篇3

 一、积极心理学的概述

 积极心理学(PositivePsychology)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初,主要产生于美国心理学界,创始者为美国心理学家Seligman和Csikzentmihalyi。Seligman在研究人类抑郁、焦虑、偏见等负性情绪的过程中,注意到心理学不仅仅应对损伤、缺陷和伤害进行研究,也应该对人的优秀品质进行研究。19年Seligmen就任APA,提出“积极心理学”这一名词,2002年Snyder和Lopez主编的《积极心理学手册》的出版正式宣告了积极心理动的独立。此后,很多的心理学家逐步涉及到积极心理学领域,并逐渐形成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思潮。其实,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渊源,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Terman关于天才和婚姻幸福感的研究,以及荣格的关于生活意义的研究。

 马斯洛、罗杰斯等倡导的人本主义思潮对现代心理学也产生了深远影响,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些心理学研究者开始探索和研究人的积极层面,大大地推动了积极心理学的发展。目前关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研究积极的情绪和体验、积极的个性特征以及积极的情绪对生理健康的影响以及培养天才等方面。具体分为三个层面:在主观的层面上是研究积极的主观体验,包括幸福感和满足、希望和乐观主义,以及快乐和幸福流,也包括它们的生理机制以及获得的途径;在个人的层面上,研究积极的个人特质,包括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勇气、人际交往技巧、对美的感受力、毅力、宽容、创造性、关注未来、灵性、天赋和智慧等;在群体的层面上,研究公民美德,和使个体成为具有责任感、利他主义、有礼貌、宽容和有职业道德的公民的社会组织,包括健康的家庭、关系良好的社区、有效能的学校、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等,这些研究中有许多因素并不是孤立的,它们有较强的相关性。其中,关于个人层面上的积极人格特征(positivepersonality)研究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改善心理学的应用,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而又积极的意义。

 二、积极心理学中“积极的人格特质”的研究

 积极心理学对于积极的情绪体验研究的较多,对于改善人的精神状态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积极心理学是以人类的自我管理、自我导向和有适应性的整体为前提理论设的,所以,积极的人格特质是积极心理学得以建立的基础。Sheldon等人2001年把“因果关系感觉轨迹”应用到自生个人目标的研究中,通过测定“因果关系感觉轨迹”提供一条量化的途径去揭示积极动机和一些较难理解的积极心理学概念。积极心理学具体研究了24种积极个人特质,包括乐观、爱、交往技巧、美德、工作能力、感受力、创造力、天赋、灵性、宽容、毅力、勇气、防御机制、智慧、关注未来、自决等,这些特质许多早期都被研究过,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有关研究又蓬勃发展起来。积极心理学家认为培养这些积极特质的最佳方法之一就是增强个体的积极情绪体验。心理学家认为,积极的人格特质主要是通过对个体各种能力加以激发和强化,当激发和强化使某种现实能力或潜在能力变成一种习惯性的工作方式时,就形成了积极的人格特质。积极的人格有助于个体取更有效的应对策略,包括自我决定性、乐观、成熟的防御机制、智慧等,其中引起关注较多的是自我决定论(自决)和乐观。Ryand和Deci对自决这一特质进行了研究,从三个方面研究了自决人格特质的形成:先天学习、创造和好奇的本性是其形成的基础,这些先天的本性还必须与一定的社会价值和外在的生活经历相结合转化为自己的内在动机和价值,心理需要得到充分满足是其形成的前提,他们从人的本质出发研究了自我决定理论,以个体的内在动机为出发点,探讨了三种相关的人类需要:胜任(competence)的需要、归属(related2ness)的需要和自主(auto2no2my)的需要。他们认为当这些需要得到满足时,个人的幸福和社会的发展将是乐观的。在此条件下的个体受内在激励,能够充分发挥其潜能,能够积极地寻求更大地挑战。Ryan和Deci认为阻碍需要的满足,会引起消极的心理结果。

 在积极的个性特征中,引起较多关注的是乐观(optimistic),因为乐观让人更多地看到好的方面,有时会产生“乐观偏差”(optimisticbias),即判断自己的风险要比判断他人的风险要小,盲目乐观而不够现实。这是矛盾的两个方面:现实主义会提高成功适应环境的可能性,而乐观则会使我们有比较好的主观感受。如何在现实与乐观之间达到某种平衡?Schneider(2001)讨论了一种“现实的乐观”,认为“现实的乐观”与现实并不相互抵触,因此原则上不会产生不现实的对于环境或的评价,能够作到乐观而又不自欺。这种对于“现实的乐观”的研究是积极心理学的很好的注解:使生活更加富有意义。在对成熟的.防御机制的研究方面,心理学家Vailliant提出要描述积极的心理过程必须在生命全程中研究。因为一个真正的积极的心理适应机制应在一生中得以展开。在此思想的指导下,他对三个大的成人样本进行了几十年的研究,在所得结果的基础上,Vailliant总结了利他主义、升华、压抑、幽默、预期等成熟的防御机制对成功以及快乐的生活的作用。

 关于智慧的研究,美国心理学会的第一任Hall曾努力试图研究出一个智慧随年龄变化的模型,但并未得到广泛的关注。然而,近年来,对智慧的研究又有所回升。Baltes和Stawdinger报告了一系列的研究,他们已经建立一个复杂的模型,将智慧视为在追求个体和集体的优秀过程中用来组织知识的一种认知和动机的启发性运用。他们对智慧的定义为一种有关生存的基础实用的精妙的知识系统。Hillson和Marie(1999)在问卷研究的基础上将积极的人格特征与消极的人格特征进行了区分,认为积极的人格特征中存在两个独立的维度:(1)正性的利己特征;(2)与他人的积极关系。前者是指接受自我、具有个人生活目标或能感觉到生活的意义、感觉独立、感觉到成功或者是能够把握环境和环境的挑战;后者则指的是当自己需要的时候能获得他人的支持,在别人需要的时候愿意并且有能力提供帮助,看重与他人的关系并对于已达到的与他人的关系表示满意。积极的人格有助于个体取更为有效的应对策略,从而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情景。对压力的应对策略可简单划分为趋近策略(例如解决问题或者寻求社会支持)和回避策略(例如逃避或者否认)两类,趋近策略比回避策略在应对压力中更为有效。有研究者利用“大五”人格来研究人格因素与应对策略的关系,结果表明尽责性、宜人性和开放性维度与趋近应对策略之间有显著的关系,而神经质的维度与回避策略相联系,而神经质的反面,情绪的稳定性,则与趋近的应对策略有关。

 三、关于研究的意义以及存在的问题

 KennonM.Sheldon和LauraKing在《为什么需要积极心理学》中指出:“非常遗憾,心理学家对如何促进人类的繁荣与发展知之甚少。一方面是对此关注不够,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他们戴着有色眼镜妨碍了对这个问题的价值的认识。实际上,关注人性积极层面更有助于深刻理解人性。”积极心理学倡导探索人类的美德:爱、宽恕、感激、智慧、控制和乐观等等,许多传统的心理学研究分支如临床心理、咨询心理、社会心理、人格心理和健康心理学等等,都可以在积极心理学的范式中将注意力转向对于人性积极面的研究,强调人性的积极面可以使心理学研究的各个分支都更加注重于培养和调动人性中固有的力量,从而使得治疗、咨询、培训、教育、人际交往更为有效和顺畅。当然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还不成熟,缺少完整的理论框架,不成体系。与传统的主流心理学相比,积极心理学尚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大量的实践研究。尽管积极心理学作为理论至今仍存在缺陷,但并不阻碍“积极”这个理念被更多的人们所接受。Seligman和Csik2szentmihalyi在“答对积极心理学导论的评论”中坦承积极心理学命题存在不足,但他们以更乐观的态度预言了积极心理学的光明前景。西方关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也提出了许多尚待解决的问题,有待于心理学工作者,特别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心理学工作者继续探索。

 例如,积极心理学强调快乐、满意等积极的情感,认为应该重视、强调人性种这些积极的情感和积极因素,然而中国古人曾云:“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苦其心志……”,而一些常识似乎也表明,很多成功的人在其成功的过程中经常要强迫自己去做一些很烦琐、艰难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很痛苦,而快乐的人似乎容易“玩物丧志”,成为事业上的失败者,人们的这种常识有其科学依据吗?如何才能做一个快乐的成功者?消极情绪和积极情绪是否可以转换?如何转换?完善、健全的人格如何塑造?等等,这些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如果能够得到系统深入的研究和有效的解决,必将促进积极心理学、乃至心理学本身的进一步发展。

;

第二章沙盘游戏的理论渊源

联合国有关国际保护的三个公约的总称。三个公约是《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A公约)、《公民权利及政治权利国际公约》 (B公约)和《公民权利及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任择议定书》 (B公约议定书)。1948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世界宣言》后,联合国委员会于1954年把A公约草案和B公约草案分别提交第九届联合国大会。联合国大会第三委员会从1955年开始对上述草案进行逐条讨论和审议。1966年12月16日在第二十一届联合国大会上,以 105票赞成(无反对票)通过了A公约,以106票赞成(无反对票)通过了B公约,以66票赞成、2票反对、38票弃权通过 B公约议定书。A公约于16年1月3日生效,B公约和议定书于16年3月23日生效。

公约

A、B两公约的序言以相同的内容载明:“鉴于依据联合国***宣布的原则,对人类家庭所有成员的固有尊严及其平等而且不可割让权利的确认,乃是世界自由、正义与和平的基础。”“确认依据世界宣言,只有在创造了使可以享有其公民和政治权利如同享有其经济、 社会和文化权利一样的情况下, 才能实现自由人类享有公民及政治自由和免于恐惧和匮乏的自由的理想。”

A公约

A公约包括序言和五部分正文,共31条,内容涉及工作条件、工会、社会保障、家庭保护、生活水准和健康标准、教育和文化生活;规定这些权利应逐步地、无歧视地充分实现;缔约国应定期向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提交报告,由后者进行研究,提出一般建议,并鼓励取必要的国际行动帮助缔约国执行公约。

B公约

B公约包括序言和六部分正文,共53条,内容涉及迁移自由、法律面前平等,无罪推定、良心和宗教自由、意见与表达意见的自由、和平***、结社自由、参加公共事务和选举,以及居于少数地位的人的权利等问题。公约禁止任意剥夺生命、酷刑、残忍或侮辱人格的待遇或刑罚、奴役、强迫劳动、任意逮捕或拘禁、任意干涉私生活、战争宣传,以及构成煽动歧视或暴力的鼓吹种族或宗教仇恨的行为。该公约设立事务委员会,审议缔约国关于为实现公约而取措施的报告和根据任择议定书指控侵犯权利的来文。

B公约议定书包括正文14条,规定授权事务委员会对自称因公约规定的任何权利遭受侵犯而成为受害者的来文加以审议,但只限于针对议定书缔约国的指控。

发展

国际公约以《世界宣言》为基础,但在内容上有所发展:①对于宣言中引起各国争议的条款,如第17条“得有单独的财产所有权”、第28条“有权要求一种社会的和国际的秩序”等条款,公约未再列入;②对于宣言未涉及的一些内容公约有所增补,如B公约第20条规定:“任何鼓吹战争的宣传”、“任何鼓吹民族、种族或宗教仇恨的主张,构成煽动歧视、敌视或者,都应以法律禁止”。③最重要的增补是,确认“所有民族均享有自决权”和“自由处置他们的天然财富和”的权利。

大五模型与5因素模型的区别与联系

第二章沙盘游戏的理论渊源

第一节、荣格分析心理学与沙盘游戏

荣格分析心理学,又称荣格心理学或原型心理学,其核心理论是集体潜意识。集体潜意识的内容,主要以原型的形式存在。

(一)个体潜意识。个体潜意识主要有各种情结构成,对于每个个体来说都是独特的。它曾经一度是意识的,但因被遗忘,忽视或压抑,从意识中消失了。当需要时,这些内容通常会很容易的达到意识层面,会以情结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是个体潜意识的重要特点之一。(二)集体潜意识。集体潜意识对集体来说,或多或少是相通的。集体潜意识的内容从未在意识里出现过,完全是通过遗传而存在的。所以个体潜意识的内容大部分是情结,集体潜意识的内容主要是原型。例如我们的一个长期流传下来的经验,就是一听说蛇,就会害怕这不是说你现在看到这个东西才害怕,不是个人经验,而是长期积累下来的一种民族的共有的东西,这是集体无意识。

(三)原型与原型心象。原型就是存在于每个集体无意识之中的。他始终影响和指导着人的意识和行为。原型只有通过象征才能表现自己,我们也只有通过对象征的分析和解释,才能更好的认识原型。原型是表达集体无意识的内容,原型心象就是把原型的内容变成了图案。这些言行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在意识以及无意识的水平上,影响着我们每个人,其中有四种原型最为突出,即阴影、人格面具、阿尼玛与阿尼姆斯。

1、阴影。阴影是我们自己内心深处遗传下来的最隐蔽、最深层、最原始或无意识的心理层面。它与弗洛伊德的本我有些相似。在心理意义上来说,阴影并不完全只是消极的存在,意识到阴影存在本身,已经具有某种积极的意义。阴影寻常寻求向外部投射,男人倾向于把自己的阴影投射到其他男人身上,同样女人也倾向于把自己的阴影冲动的投射到其他女人身上,从而引起不愉快的感情。阴影反映在沙盘作品上,常常是怪兽、妖怪、邪毒的人或动物的形象,整体场面是担惊受怕的、令人恐怖的。

2、人格面具。人格面具,实际上就是我们所说的我,我们所表现给别人的我们自己,我们的人格面具并非就是我们真实本来的自己。人格面具与阴影是相互对应的原型意象,我们倾向于掩藏我们的阴影,同时也会倾向于修饰与装扮自己的人格面具,当我们让自己认同于某种美好的人格面具的时候,我们的阴影也就愈加阴暗。两者的不协调与冲突将带来心理上的许多问题与障碍。

3、阿尼玛,阿尼玛是用来形容男人心灵中的女性成分的原型意象。每个人天生具有异性的某些性质,要想让人生活的和谐平衡,允许男性人格中的女性性质在人的意识和行为中得到展现。

4、阿尼姆斯。阿尼姆斯与阿尼玛相对应的一个概念,象征着女人内在的男性成分。能够辨析与关注其存在的阿尼姆斯的女性,则能够从这种原型的意象中获得积极的力量。沙盘中的阿尼玛与和阿妮姆斯可能单独出现,也可能和自我像一起出现。通过来帮助的解释,可以看出其无意识中的异性倾向的特征。

第二节投射理论。

投射最早是由弗洛伊德提出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不自觉地把自己的心理特征归属到别人身上。如对个性、好恶、欲望、观念,情绪等心理特征的归属,认为别人也有同样的特征,心理学家们称这种心理现象为投射效应。它是把一种存在于自身的品质或态度无意识地归咎于别人,或以另一种形式表达出来,是一个人将内在生命中的价值观和与情感好恶投射到外在世界的人、事、物上的心理现象。投射是可以对抗焦虑、消除痛苦以及免除自责或压抑的痛苦的手段。所以投射效应的存在,我们常常可以从一个人对外别人的看法中,来推测这个人的真正意图或心理特征。事实上。我们每个人的周围都是一面巨大的镜子,镜子反射着我们生命的内在历程、价值观、自我的需要,也就是说我们看到的不是外面的世界,看到的仅仅是自己。

来访者在选择沙具时,会无意识地对它认同,会赋予沙具以象征意义,所以咨询师可以根据来访者所选沙具及心象的呈现,来了解来访者的内心世界。

第三节人格结论理论。

(一)早期人格结论理论——意识、前意识、潜意识。早期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结构是由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决定的。意识是人格的表面层次,它是由人能够能随意想到和主观清楚观察到的经验所组成。前意识位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由那些不能立即想起,但经过努力可以进入意识领域的主观经验组成;位于最下面的潜意识,是有本能的、冲动的、被压抑的或生命力的能量组成。潜意识是人的精神活动的主导地位。人的意识组成像一座冰山一样,露出水面低只是一小部分,即意识;而位于水下的大部分潜意识的影响巨大。一般人在学习的时候都是运用意识的力量。

潜意识主要有如下特征,(1)能量巨大(2)最喜欢带感彩的信息,(3)不识真,直来直去。(4)易受图像***。(5)我们不能觉察到,但通过催眠能开发它。)(6)人放松时最容易进入潜意识。

(二)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超我、自我、本我。超我往往是由道德判断、价值观等组成,特点是追求完美。本我是人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自我介于超过和本我之间,协调本我和超我,既不能违反社会道德约束,又不能太压抑。

(三)心理防御机制理论。心理防御机制是自我的一种防卫功能。心理防御机制包括压抑、否认、投射、退化、隔离、抵消转化、合理化、补偿、升华、幽默、反向形成等各种形式。

在沙盘游戏中,咨询师可以根据来访者呈现在沙箱里的沙具的位置、沙盘作品的状态,结合沙盘空间配置理论等,来分析来访者的深层心理问题,更清晰地帮助来访者认识自我,为治疗、转化、成长提供可能。

第四节积极想象技术。

积极向上技术是荣格在工作中创造出来的一种直接与无意识相接触的方法,它可以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诱导出宁静的心灵状态,摆脱一切思绪,以自然观察的方法,注视无意识内容的自发出现和展开。

第二个阶段是用书面的形式或其他形式,把这种体验记录下来。

第三阶段是心灵的意识开始积极地、有意地参与无意识的对峙和交流。直到无意识产物的意义及涵义被意识理解,并保持和谐一致。

第四个阶段是一旦意识相互达成一致,个体能够有意识地生活。就必须遵守某种新的观点和义务。

沙盘有戏疗法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种积极想象技术的应用,来访者就可以建立一个与自己内在状态相对应的世界,通过自由、创造性的游戏,无意识的过程就以三维的形式在一个图示的世界里呈现出来。之后通过一系列的游戏过程,无意识的能量逐渐释放,意识与无意识的对立逐渐转化,最终达到和谐一致,人格整合,也就是荣格所说的治疗的最终目标——达到自性化的阶段.

第五节\能量理论。

我们每个人都是有能量的,有支撑自己生活和心理活动的原始的、基本的能量,它看不见,却可以被我们感觉到,它是运动的,也是可变的。

1、每一个沙具、每一粒沙都含有能量。发现来访者正性的积极的能量,会为来帮者将来的自助埋下生命力顽强的,是正性的积极关注的一部分,这也将教会来访者对自己正性的、积极的关注。

2、和人造的、生活中的事物相联系来看。

3、要与人的精神活动相联系来发现能量。这里的精神活动包括集体无意识和信仰,还要包括来访者的心理习惯——只要和来访者的精神活动有关就要联系。

通过发现能量的变化,我们可以评估来访者,发现来访者的心理变化;可以了解来访者,更好的建立关系;可以发掘出对来访者最有意义的能量,进行积极关注。在为来防者提供咨询中,咨询师要能通过观察来访者的能量,引导来访者的能量流动,并与自然连接,向正方向聚集,最终整合,达到和谐。

问一个生化危机的问题

“大五”与五因素模型:两种不同的人格结构

尤 瑾 郭永玉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武汉 430079)

摘 要 随着词汇学取向的“大五”结构和理论取向的五因素模型的出现,人格研究者就人格分类系统的问题达成了初步的共识。“大五”结构和五因素模型在形式和内容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二者在历史渊源、内容形式、基本性质、研究走向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文章试图从以上方面明确二者的差异,以澄清相关的混淆和误解,并在文章结语部分对两种取向研究对中国格结构研究的启示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 五因素模型,大五,基因型人格,现象型人格。 分类号 B848

自Allport 提出特质概念并将其定义为人格的基本单元后,特质心理学家一直试图从特质水平寻求一种科学的人格分类系统,来描述复杂多样的人格结构,概括近乎难以穷尽的人格特质。在此过程,Cattell 得到了16种重要的根源特质,Eysenck 则提出了三个更为宽泛的人格维度。虽然上述两种结构各有千秋,然而它们并不是令人非常满意的结构模型。直至上世纪末,词汇学取向研究者提出了“大五”结构(“Big Five” Structure ),理论取向的研究者提出了五因素模型(five-factor model, FFM ),人格研究者终于对人格特征的分类表征问题达成了初步的共识。从表面上看,虽然两种模型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多数研究者也常常将二者的名字混用,甚至将二者完全等同起来[1],然而事实上,二者在历史渊源、内容形式、基本性质、研究走向等方面都有着本质的区别。

1 词汇学传统和理论取向——不同的历史渊源

在探索人格分类系统的历程中,“‘大五’结构”这个名称最早出现于1981年,由词汇学研究者Goldberg 提出[2],用以概括词汇学研究中反复出现的五个基本维度:外向性、随和性、尽责性、情绪稳定性和智慧(intellect )或文化(culture )。然而追根溯源,上述五个人格维度——“大五”结构的起源可以追溯到Galton 的词汇学研究思想。在19世

收稿日期:2006-06-20

通讯作者:郭永玉, E-mail: yyguo@public.wh.hb.cn

纪末,Galton 率先明确提出了基本的词汇学设,并指出可以通过字典估计人格描述词个数、确定不同术语的语义重叠程度[3]。Allport 将上述思想应用于特质研究,对Webster 大词典中的人格描述词进行了归类整理,创制了人格形容词表,Cattell 进而将其中的特质形容词缩减至35个词群,不仅开创了词汇学研究的先河,而且奠定了“大五”研究的基础。以此为基础,“大五”的偶然发现者Fisk 、“大五”之父Tupes 和Christal 、“大五”的拥护者Norman 和Digman 等不仅发现“大五”结构的雏形,而且将之带入了越来越多的人格研究者的视野,使之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3]。沿承上述研究者的思路,Norman 重新将词典中的人格描述词收集,整理,缩减,分析,再次验证了“大五”结构的存在[4]。在此基础上,Goldberg 和Saucier 对Norman 的词表进行缩减,以其中熟悉度最高的人格描述词为分析对象,仍然重复了“大五”结构[4]。正是上述大量类似证据的积累,“大五”结构在1990年前后终于在人格领域取得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如果说词汇学传统对日常语言中的人格描述词所做的研究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探索,那么与之对应,McCrae 和Costa 等人的基于已有理论和问卷的工作则是以理论为导向的自上而下的研究。作为理论取向的研究,McCrae 和Costa 的五因素模型主要源于对已有心理学理论或问卷中重要概念的概括和分析,与许多经典理论中的核心问题都有关[5]。鉴于大多数研究者对消极情感和人际活动的强调,同时受到Eysenck 的PEN 模型的影响,McCrae 和

第15卷第1期“大五”与五因素模型:两种不同的人格结构 -123-

Costa最初将外向性(E)和神经质(N)确定为了NEO体系的两个基本维度[2]。由于Rogers对开放性的强调和Cattell对实验性和创新性的关注,McCrae 又明确了经验开放性(O)维度的重要性[5]。上述3个维度共同构成了McCrae和Costa的NEO体系的最初构架。到1980年前后,受到“大五”结构的影响,McCrae和Costa意识到随和性(A)和尽责性(C)的重要性,也将之纳入了NEO体系。由此可以看出,词汇学研究的“大五”结构以及前人理论和问卷共同构成了五因素模型的基础,“大五”结构只是五因素模型诸多理论来源的一种。在McCrae和Costa 看来,即使“大五”没有被发现,五因素模型仍有可能出现,因为他们认为,在1980年左右,自己就意识到了自我控制维度的重要性,其他理论家也指出了与尽责性相似的约束维度;而随和性在人际圈(Interpersonal Circle)理论和其他很多理论中也都曾被多次提及[12]。

2 五因素结构和五维六层面模型——不同的内容和形式

“大五”结构和五因素模型之所以经常被人相提并论甚至被合二为一,主要原因就在于两个模型的形式和内容都比较接近:都是对人格结构的探索,得到的五个因素的内容和形式也比较相近。虽然相似,但即使在最为相似的表层,两个模型仍不完全一致。

首先,“大五”和五因素模型的命名系统是不同的。“大五”结构一直用Norman的罗马字母命名系统,即Ⅰ.外向性或热情;Ⅱ.随和性;Ⅲ.尽责性;Ⅳ.情绪稳定性;Ⅴ.文化或智慧。而五因素模型则以首写字母的缩写命名,构成了“OCEAN”模型,即外向性(E)、神经质(N)、随和性(A)、尽责性(C)和经验开放性(O)。根据Saucier和Goldberg的观点,“大五”模型的罗马字母命名本质上反映着“大五”因素在日常人格描述词中的表征次序或相对重要性,即前面的因素比后面的因素更重要,对人格结构有更强的解释力,也更容易被重复验证。而对于五因素模型的OCEAN提法,其他研究者指出,它给人了一种错觉:五个因素是并列等同的,彼此的相对重要性和重复验证性也相同,然而事实并非如此[2,6,16]。

其次,“大五”和五因素模型的结构是不同的。五因素模型明确指出每个因素下的六个子维度,但对“大五”结构而言,虽然几乎所有由词汇学研究得到的“大五”模型都试图给出了每个因素的形容词定义,甚至确定每个因素下的子维度,但词汇学研究者在任何因素的子维度上迄今仍未达成共识[19]。根据词汇学设,虽然“大五”结构也是包括了多个维度和层级的结构,但是5个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并不完全等同[6,19],对应的人格描述词的个数也不一定完全相同。Saucier和Goldberg指出,将每个因素人为地等分为6个方面是没有道理的,“大五”结构中相对重要的因素很可能包括更多的次级因素[6]。

最后,“大五”结构和五因素模型维度的内容也并不完全一致。其中最明了也最具争议的差异就是第五个因素的内容和命名。McCrae和Costa强调第五个因素的开放性特征,如独创性、好奇心、对艺术的兴趣、幻想等;而以Goldberg为代表的“大五”研究者则强调智慧(intellect)特征,如世故性、洞察力、创造力、好想象等[4]。显然,两个模型对第五个因素的强调点是不同的,McCrae指出,在自然语言中,描述开放性的形容词相对较少,那些被研究者称之为“智慧”的形容词如好奇的、有创造性的、智慧的等只不过反应了开放性的认知层面[12]。尽管如此,多数研究者仍承认,两个模型的第五个因素有相当的重合,如想象力、原创性等(如图1所示),两个模型对第五个因素的命名过度强调了二者的差异,而忽略了二者的共同部分[1]。此外,热心(warmth)是五因素模型中外向性维度的一个方面,而在“大五”结构中则是随和性的重要特征。“大五”结构中的智慧维度和五因素模型的随和性、尽责性也有一定的重合[3,4,12]。

图1 经验开放性、智力测量、尽责性与智慧的语义关系图

(McCrae & Costa, 1992)

-124- 心理科学进展 2007

3 现象型人格结构和基因型人格结构——不同的本质

如前所述,“大五”模型的理论基础是词汇学设,而五因素模型的理论前提则是特质概念及其隐含的人性设——可知性、理性、变异性、前动性等。不同的理论前提,决定着它们截然不同的本质。

词汇学设的第一个理论前提指出,自然语言中的人格描述词描述的是现象型人格(phenotypic personality),而不是基因型人格(genotypic personality)[7]。现象型人格是指可观察的外在特征,基因型人格则包括了潜在的因果本质。自然语言对人格外在表现的观察不仅没有描述它的观察对象(人格的外在表现)的内在机制,而且与基因型人格特征也不存在准确的对应关系[6],因此,基于自然语言的“大五”结构虽然可以被基因结构解释,但本身并不是解释性模型,也没有规定任何基因型特征。与之相对,五因素模型则以特质概念为基础,是一个综合的人格特质分类系统。根据McCrae在五因素模型中对特质来源的设,特质是内源性的基本趋向,从本质上说,是遗传决定的,是不受外在环境影响的[11]。作为特质的分类系统,五因素模型具有客观的遗传基础,在很大程度上是生理结构和生物学过程的产物。因此,五因素模型不仅描述了个体的表现型特征,而且描述了个体的基因型特征,是具有解释意义的因果模型。

根据McCrae和Costa的早期定义,特质是基本趋向的个体差异的维度,反映着稳定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模式[11]。虽然当时没有明确特质的生物学根源,但定义仍然强调了特质及其结构(即五因素模型)跨时间和跨情境的稳定性。根据Goldberg和Saucier的观点,词汇学设从来没有设编码进入语言的现象型人格特点是相对稳定的,因此,从本质上说,“大五”模型并不是人格特质(personality traits)的结构,而是人格特征(personality attributes)的结构[6]。

由于五因素模型的维度与已有的人格心理学理论有密切的联系,因此,五因素模型可以被看成是心理学的专业概念结构。“大五”模型作为对自然语言质术语进行因素分析的产物,常被认为是常识心理学(folk psychology)的概念结构,甚至有研究者批评“大五”结构过于依赖常识,而忽略了心理学理论的贡献[5, 9]。此外,McCrae和Costa 指出,五因素模型提供了组织所有人格特质的理论框架。尽管这种提法经常受到质疑,但他们仍在不断地为之积累证据。事实上,就五因素模型与其他理论的兼容性而言,他们已经积累了相当的证据,虽然仍有较大的探讨空间。就“大五”结构而言,Saucier和Goldberg则认为,词汇学设并未暗含以下涵义,即自然语言涵盖了人格概念的全部。相反,他们认为,人格的日常描述词虽然涵盖了人格属性的基本成分,但却无法穷尽人格属性的全部,很可能没有将许多普通人无法观察或口头描述的重要特征包括在内,因此,“大五”结构只是相对重要的、有意义的表现型人格结构[1, 4, 7]。

4 描述和解释——不同的研究走向

由于两种模型的理论前提和本质不同,研究者为各自的模型寻求支持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关注点也并不相同。可以说,从研究走向来看,“大五”结构和五因素模型已是渐行渐远:“大五”研究者强调重要的、有意义的人格地图的描绘,而以McCrae和Costa为代表的特质心理学家则不仅强调人格结构全貌的勾勒,而且强调对五因素模型特质属性的证实[5]。

就源于自然语言的“大五”结构而言,有关研究无一不遵循词汇学设的原则。根据词汇学设,人格特征的重要性与其在语言中被表征的程度存在着一定的对应关系,而这种表征包括了两个层面,即某种语言内部的表征和跨语言的表征[7]。这就意味着,描述某种个体差异的人格特征越重要

亚西福特家族是与安布雷拉公司有很深渊源的欧洲名门贵族,但它真正与安布雷拉公司有联系是从第五代家主爱德华开始的。

第一代家主是风姿绰约的贵妇人维罗尼卡·亚西福特,就是那幅贵幅画像上的人物。

第二代家主是史达灵,是那幅怀抱两个孩子的画像。

第三代家主是杜马斯,画像上有茶具而且他是红发。

第四代家主是杜马斯的孪生兄弟亚瑟,也是红头发的。

第五代家主爱德华于1960年与奥斯威尔·E·斯宾塞,詹姆斯·马库斯共同发现了始祖,并创建安布雷拉公司。作为研究专家,他出众的能力使亚西福特家族的声望达到顶点。但是,在的临床试验中,爱德华埠染始祖,于1968年去世。画像是白发看书者。

第六代家主亚历山大是爱德华的儿子,对遗传学有浓厚兴趣。在爱德华死后,亚历山大开始进行遗传学研究,并实施“代号:维多利亚”,这个的产物就是阿尔弗雷德与阿莱科西亚兄妹,其中妹妹阿尔科西亚是绝对的天才,而阿尔弗雷德只是平常人而已。亚历山大最终被当作t-维罗尼卡的实验素材,变成被控制的怪物,囚禁在南极基地的地下室。对外宣称失踪。画像是身边有烛台的那一幅。

第七代家主阿尔弗雷德是家族的末代继承人,是“代号:维罗尼卡”所诞生的孪生兄妹中的哥哥。但是,相比天才的妹妹,他得知自己只是一个克隆试验失败品时,对父亲产生了强烈的不信任感。他将父亲推向试验台,并将自己最爱的妹妹送入低温长眠中。阿尔弗雷德在大学毕业后成为南极基地所长,同时也是洛克福特岛最高司令官,不过就根本而言,他只是一个无能的。自身极度的孤独与对妹妹变质的爱慕让他又是会打扮成妹妹的样子,产生了双重人格。最终在妹妹阿莱科西亚长达15年长眠苏醒时死在了妹妹怀中。画像是正中央的孩子。

另外,虽然没有画像,但“代号:维罗尼卡”所诞生的妹妹阿莱科西亚也是家族的一个重要人物。她继承了维多利亚·亚西福特的全部优秀基因,十岁就从名牌大学毕业,担任南极研究所的主任研究员。她用与阿克雷研究所(主任研究员威廉,研究出2代中的G)不同的方法对T进行研究,最终t-维罗尼卡诞生。阿莱科西亚为了自己的研究,将运用在父亲亚历山大身上。但是由于与人体的排斥现象,使亚历山大变成了怪物。为了找到人类与t-维罗尼卡共存的方法,阿莱科西亚决定进行低温人体共存试验。在经过15年的长眠之后,终于得到与t-维罗尼卡共存的能力。